【虐殺女童】精神科醫生指繼母沒有精神病 失去自控只選擇性地針對女童及小兄長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3/18 13:42

最後更新: 2021/03/18 18:21

分享:

分享:

5歲女童疑遭父親及繼母虐待致死案,今(18日)於高等法院續審。

5歲女童疑遭父親及繼母虐待致死案,今(18日)於高等法院續審。青山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廖清蓉出庭就案中繼母的精神狀況作供,她指診斷繼母並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她只選擇性地針對女童和小兄長而失去自控能力,及有能力平衡風險而決定不帶女童求醫,反映她並非受精神病影響而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和無法作出合理判斷。

青山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廖清蓉今供稱,她分別於2018年1月案中繼母被捕後,及至2021年1月繼母聲稱在還押期間遭其他還押人士語言暴力對待後,均曾與繼母會面。廖於報告中指出,她於2018年1月與繼母會面後,診斷繼母並沒有患有任何精神病,因此亦沒有向她處方任何藥物。

針對繼母於2020年11月向另一名精神科醫生求醫後的報告,廖指出辯方精神科醫生診斷繼母於案發期間,即2017年9、10月至2018年1月,患有嚴重抑鬱症,因此繼母的自控能力和判斷能力受影響,廖對上述診斷並不同意。

廖解釋指,任何人面對壓力均會有情緒反應,但要分辨該些反應屬抑鬱病癥或僅情緒反應,則需視乎很多因素,包括繼母的低落情緒是否持續、她有否失去興奮和容易疲倦。

廖指出根據繼母與她會面時的表現,繼母並沒有表現抑鬱,亦沒有自殺傾向,反而有禮和平靜,而繼母亦並非只在跟醫生會面時才表現平靜,根據護士日常觀察,繼母在會面以外時仍表現平靜。

廖又指根據繼母和父親及友人之間的微訊及whatsapp 對話紀錄,繼母與父親之間有多達1.4萬個對話記項,而繼母與友人之間亦有逾1,700個對話記項,反映繼母於社交生活上非常活躍,並沒有抽離。而且繼母不時會在微訊上跟父親開玩笑,亦會表達愛意,總括來說,她的語調輕鬆,亦享受跟友人聊天。

青山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廖清蓉。(楊詠渝攝)

至於繼母是否容易疲倦,廖指出繼母曾表示案發前她首次要照顧如此多小朋友,她每晚2、3時才入睡,翌日早上6時半又要起床為小朋友煮早餐,而且要應付大量家務。廖指出在這情況下,繼母必然會感到疲倦和壓力,但抑鬱病徵中的疲倦,是指毫無原因的疲倦。廖因此診斷繼母雖然有蒙受壓力,但並不構成任何精神病,因此她無論在案發期間或案發後,均沒患有任何精神病。

廖又引述辯方精神科醫生指,繼母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判斷能上出問題,例如當X偷錢買食物或說謊時,繼母未必能聯想到X可能是出於肚餓,以及辯方精神科醫生指繼母於大部分情況下均能作出合理的判斷,惟針對有關照顧小朋友的事情,例如預計Z的健康狀況上,則無法作出合理判斷。

廖指出精神病不會選擇性地影響病人,所以並不存在繼母只在特定議題上出現判斷力問題的說法。廖又指繼母曾於會面中承認,她為怕被捕或被學校發現Z和小兄長X的傷勢,會選擇不帶兩人求醫,及為他們向校方請假,這反映繼母有能力平衡風險及作出判斷。而且觀乎Z的驗屍報告,她的傷勢非常嚴重,就算是普通人都不難預視5歲的她情況會一直惡化。

廖又指,辯方精神科醫生指繼母有時會難自控制自己的行為,但廖認為繼母的虐兒行為只針對X和Z,但她卻不會懲罰她的親生女兒Y,這並不符合精神病癥狀。案件下午續審。

涉案父親(29歲、運輸工人)及繼母(30歲、主婦)同被控1項謀殺罪,兩人早前願意承認誤殺罪但不獲控方接受,另外兩人亦已承認2項殘暴對待兒童罪;而涉案繼外婆(57歲、會計文員)則被控4項殘暴對待兒童罪。

法官就本案頒下匿名令及限制報道,不能披露涉案被告、事主及證人資料及相片,包括住址及所就讀學校等,違令或涉藐視法庭。

TOPick舉辦「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即按此參加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楊詠渝